“禁中尚乏一猛士,常闻薛卿之勇,今日之后,当用卿为武贲中郎将。”
见抢跑的薛世雄只靠了三言两语便得官升一品,韩擒虎心中不由气闷。
可他现今只是个空号将军,手下并无统御,纵使薛世雄官职低他数品,他亦拿他无法。
只得在薛世雄谢过皇帝加官之后,再说了些“乐为天子效死”的场面话,便俯首饮茶去了。
接下来周王宇文训举荐的南周旧将段文振,尉迟迥举荐的恭州之战降将阴寿,亦先后谢了皇帝恩典,说了些场面言语。
于是,殿中尚未言语的周国旧臣,便只剩下新近入都的左游击将军杨素了。
陈伯宗早在前世之时,已听过杨素大名,早岁亦同作为南周副使出使陈国的杨素有过数面之缘,心中于他印象尚算不错。
此间久未听他言语,只以为是他气傲,此时定神一看,才见长着满鬓长须的杨素,正一声不吭地埋头啃着胡饼,心下不由好笑,问道。
“杨卿何食胡饼如此用神?”
众人闻声皆是侧目看向杨素。
杨素察觉众人目光,知晓自己后发先至之计成,当即将口中胡饼一咽而下,抬头一捋长须,风度翩翩地向陈伯宗作礼道。
“臣困云州,隔绝荒服之外,不得中国滋味久。”
“赖陛下之德,云南之路复通,臣由此得入建康。”
“今臣食此华夏正味,忽悟南北之分乃虚,自前古至于今日,赤县神州,实我炎黄苗裔,一脉贯之。”
“臣虽愚,能佐神州之主,再造区夏,实三生之幸也。”
“愿乞功成之日,陛下更赐胡饼,使臣与列坐诸公,可以累世不饥。”
杨素此言,确是暗合陈伯宗心意。
陈伯宗面上露出赞许之色,心中亦道杨素果然有能,于是向众人言道。
“杨卿之言,得朕之心。”
“卿等若能以天下为念,则南北无分矣。”
“朕之所欲,在与卿等同开大业,混同南北,创制太平。”
“朕心无分诸卿之南北,愿诸卿亦无自分。”
他方一言罢,杨素当先出言响应道。
“臣从至尊之命。”
程文季亦领衔众人继之。
“臣等,从至尊之命!”
——————
光大六年五月十六。
帝于武英殿会南北武臣,略言其新旧皆用,惟以功劳用人之心,群臣稍悟其意。
乃以程文季都督新设之海州、青州及徐州,并使故南周将段文振为其司马。
以萧摩诃为海东经略副使,使故北周将韩擒虎为征夷将军、越后郡守助之。
以杨素为岭南经略副使、桂州都督,阴寿为后军将军领中军一部三千人随其驻州,以备蛮夷。
至于薛世雄、周法尚、吕忠肃等,则皆留京师,入中军为将,亲厚待之。
六月初十。
齐主高纬伪赐丞相斛律光以骏马,伺斛律光入凉风堂为谢,使刘桃枝与三力士杀之。
初,祖珽为诬斛律光,使人造作谶言,言斛律光将反,齐主不决,问于韩长鸾,韩长鸾以为不可杀,乃稍止其意。
六月,有丞相府人密为上书,告斛律光私藏甲械,将为不轨,得其书,齐主决意诛斛律光,乃问计于祖珽,用其计而杀之。
抄没其家,惟得弓十五,枣杖二十,祖珽闻之,大惭。
然事及如此,已不可止,遂尽杀斛律光诸子。
时斛律光之弟斛律羡镇幽州,累破突厥,突厥人呼之南可汗,因斛律光之死,其家亦阖门被诛,齐人哀之。
而斛律光既死,齐政乃为祖珽及陆令萱之外甥婿高元海所把持。
————
ps:本章免费,所以在章末感谢一下书友十八岁的大叔提供的资料支持,大叔是个专业研究南北朝的历史爱好者,相当厉害,曾为多本南北朝小说担任顾问,如《北齐怪谈》、《谋魏》等,还曾整理编写《西梁刺史太守录》、《东魏北齐太守考》等文章。总之,大叔的南北朝历史资料很多,对北朝历史更是十分了解,如果有书友要写南北朝的书,但是找不到资料,找大叔帮忙一定是个明智的选择,他就在书友群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