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四章 驿路与边疆(2 / 2)

南陈帝业 擅长装死 1177 字 4天前

“泸川(今四川泸州)至建宁(今云南曲靖),行程一千五百六十里,须置驿十七。”

“巴郡至贵阳,行程一千又九十里,须置驿十二”

“建宁至江陵(今湖北荆州),行程三千五百六十里,须置驿三十九。”

“以上通计之,欲通西南驿路,须置驿站九十四,经蛮人地者六十二。”

“臣威言,请以蜀中盐利招黔中、南中等处部落来附,以其首领为土司治其地,朝廷则劳役其民造驿路于山林,如此可大省转输之费。”

“而驿路若成,则诸土司顺者可以解其官,逆者可以捣其巢,诚如是,则滇黔之地尽为华夏,西南之土永在版籍。”

“愿陛下思之。”

陈伯宗看罢舆图之上,苏威的谏言,知晓其为此颇用了些心思,心中不免对其生出几分嘉许,又思虑片刻,才道。

“卿言驿路成,则西南之土不失版籍,其道理可为朕详言否?”

苏威抬手指了指二人身前苍龙门下的滔滔江水。

“陛下,道路者,国家之脉络也,商旅赖之兴,军旅赖之进,政令赖之行。”

“前代南中屡陷蛮夷,以至南中夏人常言蛮语,虽因道路之阻,亦由朝廷之轻。”

“臣闻南中产马匹,又有金银之饶,驿路若成,则商人军旅可往山谷,羊马金银可入建康。”

“如此,则南中非鸡肋之地,公卿不可弃之。”

“蛮人乏刀兵,能据山谷,惟赖地利,朝廷不轻之弃之,蛮人岂能割据?”

“是知驿路成时,西南不失。”

陈伯宗没想到苏威竟然能从经济的角度,来考虑驿路与边疆经略的之间的关系,一时心中不免有些触动。

不得不说,苏威的这番对答确实合他胃口。

前时,他所以方取巴蜀,即令周罗睺率领偏师南征,便是看中了云南产出的金银和滇马。

金银自不必说,随着南方的一统,接下来数年,生产力恢复过来的陈国,民间对货币的需求势必大增,未免通货紧缩损伤百姓,这类东西当然越多越好。

而滇马,虽算不得什么上好的战马,但总归可以给苦哈哈的南朝骑兵提供一点小小的助力。

不说旁的,未来南北开战,他陈伯宗总不能搜山检海也凑不出一支万人规模,一人双马的骑兵部队吧。

滇马难道就不能做那一人双马的第二匹马吗?

所以盘踞云南的爨氏他必须消灭,而继之,为了保证对云南的经略,他也必须强化对黔中,即后世贵州地区的控制。

而开驿路,修驿站,便是他为强化控制两地,所找到的最佳方法。

说来也是功参造化,他这方法倒是和后世明太祖想出的法子呼应上了,算是碰上了正确答案。

陈伯宗尚不清楚这一点,不过已起了离开蜀地归都心思的他,早已迫不及待要在这西南之地实践他的设想了。

只是,暂时,还不能。

他在等一个消息。

陈伯宗忽然抬眼看向南方,彼处,是无垠的群山,和碧染云霞的绿树。

寻阳侯,南征,一定要顺利啊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与此同时,南中,南宁州(今曲靖)城内,陈征南大将军、寻阳侯周罗睺,正于刺史府中,设宴款待今日新降的爨氏首领,爨翫。

是的,在父兄皆被擒,自己率兵驰援又遭逢大败之后,这位领有西爨(今昆明一带)的南蛮领袖,终于,降了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